学术信息

外交学系“网络舆论的传播机制与应对策略”讲座简报

   

    2014年415日上午10点,中国人民大学李彪副教授莅临我院,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网络舆论的传播机制与应对策略”的学术讲座。

  李彪副教授首先从纵向剖析了社会舆情发展与演变过程,以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新闻舆论、1995年华西都市报的创办、1997年互联网进入中国、2003年孙志刚事件、2006年铜须门事件、2009年微博上线、2011年微信问世等作为标志性事件,勾勒了中国社会舆论场域从出现到独立的历史进程,指出新媒体技术对社会话语能量的释放、重塑社会群体的巨大作用;进而从横向维度剖析了当前网络舆情的生态结构,指出互联网上存在的官方舆论场和草根舆论场之间互相博弈,官方舆论场不断受草根舆论场影响和挤压。

  李彪副教授通过对互联网网民特征和网络舆情事件的分析后指出,网络舆论具有:网民话语表达和社会参与需求强烈、政治上较激进具有正义感和使命感,从“清议”到“起而做”;观点重于事实本身,“有主张,少论据”;言论感性化、情绪化;群体极化效应明显,群体感染性强;兴趣周期较短,很容易别新事件吸引等特征,并着重分析了网络意见领袖的特征以及在网络舆论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李彪副教授指出,中国社会舆情生态演变是个政治-技术-社会三方力量博弈动态的变化过程,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为社会话语的释放提供了无限可能,媒介技术在社会舆论生态演变中也扮演着普罗米修斯般的“盗火者”的功能和角色,不断对被政治力量庇护的、铁桶一般的社会舆论场域边缘撬开可能的空间,进行着边缘突破,无论是网络论坛、微博还是微信及新闻APP客户端,都在进行着这样的尝试和突破,一定程度上,媒介技术是整个社会舆论生态演变的最直接推动力量,虽然有研究者会认为这一观点未免又落入了技术主义者的窠臼中,但李彪副教授认为,网络社会本质上是一场技术革命;李彪副教授指出,社会民间力量在社会舆论生态变化中不断再集结,而社会舆论话语生态的最终态势取决于政治管控与技术的博弈结果。最后,李彪副教授从网络舆情监测的角度,探讨了目前相关机构网络舆情监测的手段、面临的困境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李彪副教授通过丰富的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精辟的分析引起了在场听众的共鸣。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外交学系公共外交教研室供稿

2014415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