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第二次学术沙龙简报
2014年12月1日,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在系资料室举行了本学期第二次学术沙龙活动。与上次沙龙一样,学院多个部门老师参加了讨论。除本系老师陈奉林教授、熊炜、牛仲君、雷建锋副教授,腾白莹、樊超、侯自强博士外,东亚研究中心的李福建博士,中国理论研究中心的郦莉、赵晨光和李隽旸博士也参加了活动。熊炜副教授主持了本次沙龙。
雷建锋副教授先介绍了自己近期写的一篇论文——国际格局转型期的中国国家能力:基于控制力与汲取力的实证分析。他认为国家能力指一国政府规划和实现其目标的能力,包括控制、汲取、发展和配置能力,其中控制力和汲取力是基础。国家能力必须在与国际体系的互动和其他国家的比较中才能体现出来。论文主要对中国控制与汲取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全球化的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力的提升必须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综合各种因素。国际格局的转型给中国国家能力提出了更大挑战。文章在提出核心概念与假设后主要阐释如下问题:1.目前国际格局及其发展趋势;2.国际格局的转型对中国汲取与控制能力的挑战;3.中国汲取和控制能力的现状与不足;4.如何提升中国汲取与控制能力,夯实中国国家能力基础。
进入讨论阶段后各位老师分别提出了自己对文章的看法。陈奉林教授指出论文引用了很多数据,要清晰注明数据来源;文章文字不够精练,概括力不足。熊炜副教授指出,注意运用权力转移理论分析以增强文章的理论性。牛仲君副教授、樊超和侯自强博士认为,文章题目很大,可以将论文分为几部分分别来写,否则不能分析到位。李福建博士提出如何在国家能力的分析框架下考察美国跨国公司对国家能力的作用,雷老师做了认真回应。郦莉博士从国内治理的角度谈了自己对国家能力提升的看法。赵晨光与李隽旸博士分别从如何使文章脉络更加清晰,各部分逻辑更加紧凑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本次沙龙准备充分,从九点半开始,直到十一点半大家讨论还意犹未尽。整个沙龙气氛轻松,讨论热烈,各位老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给雷建锋老师的论文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雷老师虚心接受了大家的指导,对大家的支持和鼓励表示衷心感谢。老师们都认为,经常碰头交流,举行小型学术沙龙以互相切磋,对提升大家的研究能力和集体凝聚力都很有裨益,希望今后经常交流讨论。各位老师很期待下一次沙龙的举行,以推进大家的科研工作。
(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