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学术沙龙简报
时间:2009-11-14
11月12日下午,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第四次学术沙龙在系资料室举行。本次学术沙龙邀请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刘建平博士作为主讲人,演讲的主题是:战后中日关系的研究方法、文献状况与基本结论。
刘建平博士从目前外交研究存在的一些普遍弊端入手,比较尖锐地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大量错误史料的运用,无法使外交研究发挥出自己知识性的功能,并导致了许多错误的认识,以至于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出现了“失语”和“错位”的尴尬局面。刘教授在演讲中运用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来论证这一认识,并以“中日关系周期性恶化”的深层原因探悉,来佐证文献运用的重要性。
刘教授进一步把问题深化到研究范式的探讨上。他认为有三个方面构成了外交学研究的范式转变:
-
因新的资料带来的新旧知识体系的更迭,体现在问题意识和问题框架的建立上;
形成一切从文献出发的实证研究方法,要摒弃论断式、本质式的研究指向,避免沦为 “注概念”的“殖民主义”爬行学术和“释既有结论”的“仆从”型僵化学术;
注重文献间的相互关联和理解历史的过程。
在互动阶段,参会老师就中日两国对二战问题的理想处理模式以及研究方法的使用等方面展开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