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探索外交外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记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案例教学法”研讨会
时间:2009-07-10
2009年7月9日,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在外交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会议室举办了 “案例教学法”研讨会。会议主旨在于交流和借鉴案例教学的实践,体会与探索总结案例教学的理论原则。外交学系一直致力于外交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师生的能动性,是使创新成为可能的一个重要条件。基于这一认识我系一直积极展开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希望通过教学方法地改革,吸引和调动起学生学习和实践主动性,为新型外交人才地培养摸索出一个全新的模式。特别是“外交外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在我院立项后,更为我系的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提供了展开和深入的广阔平台。为此我系精心筹划了这次会议,会议聚集了校内外从事一线外交外事教学的专家学者,他们对外交外事教育中“案例教学法”的如何运用,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入理论思考。
会议首先由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主任王春英教授致辞。王教授首先对于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并就本次会议的安排和目的做介绍:目前的教育环境发生着各个领域的变化,尤其是外交人才的教育培养,面临着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希望通过教学手段的突破,实现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结合与创新。教务处长谭继军副教授代表学院做了讲话,他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外交学院创新实验区的情况,希望通过创新实验区的建立,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培养出具有复合知识结构和外交外事适应创新能力的学生。目前这一项目正在外交学系开展,希望能在现有教学机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教学方法和实践层面的改革,探讨出有益的人才培养模式。外交学系副主任夏丽萍副教授与会人员介绍了外交学系教学改革的情况,外交学系的教学改革围绕着教改方案设计中的16个可行性内容展开工作:进行了调研,实施导师制,优化完善课程体系,成立读书会,举办针对性的系列讲座,建立学生的国际交流渠道,举行模拟外事活动和实习基地的建设。
正式会议分四个议题阶段:分别是案例教学的定位、案例教学在不同学科的运用、案例教学的研究拓展、案例教学在外交外事教学中实践积累。
在第一阶段,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闫瑾副教授就案例教学法的基本认识做了发言,对案例教学的定义、特点、方式、效果和学教的角色作了建构性的论述;中央党校的赵磊副教授结合加拿大的案例教学探讨了我国的案例教学和国际上案例教学存在的差异及不足,并就相关问题的难点进行了阐述;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系的孙学峰副教授就案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案例教学的程序和原则以及案例选择导向;我系的张历历教授结合其20多年的外交教学历程进行了点评发言。在自由讨论阶段与会人员就案例教学的学时比例安排和师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进行了讨论,为案例教学定位的完善做出了补充。
会议第二阶段,我院英语系副主任石毅副教授就案例教学在英语教学中体现为“主题式的任务型教学”进行了介绍,所谓主题是指文本内容的课前导入和知识拓展,所谓任务型是指教学设计,主要是情景的设计。任教于中央财经大学国际政治系的江涛博士,结合财大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案例教学面临的三个问题:外交指向、国际政治普及化和学生知识的多元化,并提出了案例教学教材的编写倡议。我系党总支书记赵铁生老师也对其本人在讲授中西文化课程中,使用案例教学的经验进行了总结,突出了案例教学的生动性和感触性。我系的苏浩教授一直关注实验区的建设,并结合观摩国内外教学的感受,为案例教学提供了五个方面的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会议间隙与会人员的讨论更趋热烈,休息时间也成为了会议的继续。
下午,会议进入第三阶段,两位有“海归”学历背景的博士,把案例教学从学习效率提高推向了引导参与者研究的功能指向。任教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王栋副教授,以其在美国执教的经历,讲述了把案例研究方法转为案例教学的过程。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吴强副研究员就这一话题,论述了相关问题的处理和选择。《中国行政管理》副主编胡仙芝女士,就此话题进行深入,阐述了案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重申了案例教学目的和意义。
在会议的最后阶段,是案例教学在外交外事教学中实践与运用。执教于国际关系学院的吴雪博士,介绍了兄弟院校的教学经验,对教师的要求和学生的培养指向,进行了阐述,也提出了实践中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我系的熊炜副教授和梁晓君副教授,作为案例教学的直接实践者,结合《外交谈判》一课的教学过程,介绍了他们在教学中的宝贵经验,并总结了案例教学的许多共性问题,如实用性、案例选择、教师定位、效果评估等。我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卢静副教授,以建设精彩课堂、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并重为主题,介绍了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选择案例、掌握材料、选择角色、实施中的主体与主导和总结五个步骤。我系的牛仲君副教授也结合自己《多边外交》中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实例与虚例结合的教学手段。
至此,通过这次会议案例教学法的内容得到了很大的扩充,其定位、运用、拓展、共性以及在外交外事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系统化的完善。所以,王春英教授在作会议总结时认为:会议非常成功,讨论的话题都很有意义,为通过案例教学法培养创新型的外交外事人才,探索出独具特色的道路,充实了创新实验区的具体内容,希望类似的合作与研究还能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