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信息

“大数据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应用”学术讲座简报

    应外交学系邀请,2021年5月26日,清华大学政治学系长聘副教授、仲英青年学者,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孟天广副教授走进外交学院,为我院广大师生做了题为“计算社会科学新进展——兼论大数据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应用”的学术讲座。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雷建锋副教授主持了讲座。 



    目前大数据蓬勃发展,将其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以大数据理解国际政治的变化、社会治理、国家治理,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是未来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讲座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在第一部分,孟天广副教授深入浅出地对“大数据+社会科学”这一数字时代的社会科学研究背景做了介绍,指出在数字时代下,社会数字化可以获取海量数据资源、数据科学化可以进行机器学习、新生社会现象推动新理论、新范式的发展,人类社会正在经历快速、大尺度、深层次的数字化转型。此外,讲座对计算社会科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如何利用计算技术帮助人们进行沟通和协作,研究社会的运行规律与发展趋势做了简要论述。

    在第二部分,孟天广副教授对人类社会的科学研究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即文艺复兴之前的试验范式阶段、文艺复兴后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理论范式阶段、二战时开始的用计算机模拟生产知识阶段进行了梳理,并对2010年开始的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第四范式”做了介绍,指出大数据时代的科学研究不再需要模型和假设,而是利用超级计算能力直接分析海量数据发现相关关系即可获取信息,而这将终结传统定性和定量方法的分野。

    在第三部分,孟天广副教授介绍了计算社会科学范式转化的特征和学科特征,分析了现代大数据的优势。认为计算社会科学定义中国社会科学的未来,社会科学必然走向计算社会科学,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具备一定独特优势,能够在此研究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或者换道超车。此外,讲座也对于大数据研究面临的挑战比如数据要素的确权问题等做了说明。

    在第四部分,孟天广副教授结合自己做的两个研究成果“National Identity of Locality: The State, Patriotism, and Nationalism in Cyber China ”和“中国人的日本观:现状与变迁”,详细地对大数据框架下的因果推论进行了解释说明。

    讲座接近尾声,同学们纷纷分享自己的收获并提出问题。孟天广副教授对同学们的问题,诸如“如何利用高考数据进行内卷化研究?”“大数据下属分支下人脸识别的应用安全问题”“大数据是否也在反向塑造个人偏好”作了详尽的回答。



    讲座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

2021年6月8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