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之春’之后的中东形势与中国外交”讲座简报
时间:2012-11-08
受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与外交学院中东研究中心的邀请,2012年11月7日下午,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国际交流室副主任齐前进来我院为广大师生做讲座。讲座题目为“‘阿拉伯之春’后的中东形势与中国外交”。讲座由夏莉萍教授主持,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的部分教师、中东研究中心成员、外交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齐主任的讲座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一、中东形势动荡的背景;二、中东形势动荡的前景;三、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
齐主任认为中东形势动荡有着深刻的背景,表现为四对矛盾:一是人和政府的矛盾,体现在失业率高、长期的家族统治、严重的腐败等方面;二是人和人的矛盾,体现在民众仇恨心理严重、占人口多数的逊尼派与占人口少数的什叶派之间的分歧等方面;三是国家和国家的矛盾,主要是逊尼派掌权国家与什叶派掌权国家之间的分歧、不同国家的战略之间的分歧等方面;四是地区国家和区域外国家的矛盾,集中体现在以美欧为代表的区域外国家与中东国家之间的关系方面。
齐主任深入分析了中东形势动荡的前景,他提出了四点意见:一是在近期中东将持续动荡;二是民主和革命并不能解决中东业已存在的矛盾;三是中东地区格局可能会发生变化;四是文明冲突仍然存在,并将长期存在。
齐主任认为,在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的问题上,中国有四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利益考虑,即中国在处理与中东国家关系时,会充分考虑自身的利益;二是理念考虑,即中国会坚持自身的原则与理念;三是战略考虑,目前中国处于战略机遇期,会充分为自身的发展谋求良好的战略环境;四是形象考虑,即在处理中东问题时,中国既会注重自身的形象,也会做出自身的努力。
齐主任的讲座语言生动,深入浅出,既有对中东文化的深刻理解,也有对中东现实的细致分析。在提问互动环节,齐主任就我院师生关注的相关话题,做出了精彩的回答,开阔了师生们的视野,引发了师生们的深刻思考,加深了师生们对中东问题的理解。
2012级外交学专业博士生梅秀庭供稿